Skip to main content

性暴力案件关注组

山口敬之性暴力事件与伊藤诗织历经8年半的维权之路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整理了山口敬之性暴力事件与伊藤诗织历经8年半的漫长维权之路,同时也介绍了电影《黑箱日记》引发争议的来龙去脉。

## 1. 事件背景及刑事诉讼阶段(2015-2017年)

刑事调查历经1年4个月,因证据不足山口未能被刑事起诉。

2015年

  • 2015年4月3日:时任TBS政治记者兼华盛顿分社社长的山口敬之,以商谈工作签证等事宜为由,邀请伊藤诗织(时为路透社日本分社实习生,曾因求职向山口发送简历)共进晚餐。伊藤失去意识,次日醒来时感到剧痛,发现遭遇性侵,并怀疑对方可能用笔记本电脑偷拍。

  • 2015年4月4日:伊藤前往妇产科诊所,由于私人诊所缺乏证据采集工具,仅获得紧急避孕药处方。拨打 24 小时求助热线电话寻求建议,但被告知除非面谈否则无法提供如何就诊和取证的具体信息。

  • 2015年4月6日:因严重记忆缺失,加之自身酒量较好,伊藤与友人讨论后怀疑山口可能在下药后对其性侵。

  • 2015年4月9日:伊藤前往原宿警署报案,指控山口对其实施性侵。

  • 2015年4月11日:再次前往警署,向案件管辖警员陈述详情,希望调取酒店监控录像,被警员告知因未及时采集证据,立案困难。

  • 2015年4月15日:伊藤与警员前往喜来登酒店,确认监控录像中自己被山口拖入酒店。但警员奉劝伊藤为了前途谨慎考虑是否要报案。

  • 2015年4月17日:伊藤通过邮件指控山口利用职权性侵,并要求道歉。山口否认犯罪,称伊藤“主动”喝醉,指责其指控为受害者妄想,并要求伊藤反思自身行为。

  • 2015年4月30日:伊藤前往高轮警署,提交报案书和起诉书,再次提供详细口供。

  • 2015年5月4日-8日:因察觉警方消极处理案件,且此前被告知检察官很难拿到逮捕令,伊藤自行收集证据,几次发送邮件要求山口对性侵事实进行确认。山口勉强承认性行为,但坚称毫无歉意。

  • 2015年5月13日:警方取得案发当晚搭乘出租车司机的证词,司机证实伊藤曾数次求下车回家。

  • 2015年5月:警方通知伊藤前往高轮警署柔道场,被要求以人偶为对象重现犯罪现场情况。

  • 2015年6月4日:警方依据监控录像及司机证词申请逮捕令,计划于4日后山口回国时实施逮捕。

  • 2015年6月8日:尽管检方批准逮捕令,法院也已签发许可,但逮捕当天警视厅刑事部部长中村格下令中止逮捕。原本负责案件的警员和检察官随后均被调离。中村在2017年《周刊新潮》的采访中坚称此决定系个人判断,并非“揣摩上意”。伊藤多次要求采访中村,未获回应。

  • 2015年6月22日:警方对案发时伊藤穿着的内衣进行DNA检测,采集到了与山口匹配的DNA片段,并搜查山口的住所及电脑等物品,但未获得有效证据。案件被转交刑侦一科,伊藤需重新录写口供。

  • 2015年7月:警方劝伊藤和解,并安排法律援助律师会面,但律师主张庭外和解,伊藤坚持追求真相,最终谈判破裂。与此同时,山口回国后照常在TBS工作,其代理律师亦提出和解,要求伊藤撤回报案书。随后伊藤自行寻找律师,并委托西广阳子和村田智子担任代理律师,前往警视厅质询逮捕令被撤回的原因。警方答复称逮捕令已归还签发单位,且无重新申请计划。

  • 2015年8月26日:伊藤向检察厅递交起诉文书。

  • 2015年10月:新接手案件的检察官对伊藤表达歉意,称因中止逮捕令导致案件受挫,但认为警方不应告知受害者曾计划逮捕嫌犯。

2016年

  • 2016年1月:检察官对山口实施聆讯。
  • 2016年5月30日:山口从TBS离职。
  • 2016年6月:山口出版安倍首相传记,成为明星撰稿人,频繁出现在日本各大电视节目。
  • 2016年7月:案件调查未见进展,检察官透露虽倾向有罪认定,但因证据不足,难以支撑性犯罪指控。
  • 2016年7月22日:检方决定不起诉,5日后通知伊藤代理律师。伊藤曾联系多家媒体记者,也接受警视厅新闻部门记者采访,但案件未被报道。

2017年

  • 2017年5月:伊藤向检察审查会申请复议,并要求证据公开。几个月后,公开证据显示出租车司机证实伊藤当晚在无意识状态下被山口强行拖入酒店。然而,案件转交刑侦科后,警方未重新取证,官方笔录亦未包含该证词。
  • 2017年5月10日:《周刊新潮》报道了山口性侵案件,揭露其与警视厅刑事部长中村格、安倍首相夫人及内阁情报官北村滋的密切关系,暗示此案或因政治干预导致逮捕中止。报道中伊藤以“受害者A”匿名出现。
  • 2017年5月29日:伊藤实名在司法记者俱乐部内举办记者会,公开指控山口性侵。日本政府劝告媒体“案件复杂,不宜报道”。会后,伊藤遭受恶意攻击,被指责炒作、政治抹黑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并收到大量骚扰和威胁。随后因PTSD、惊恐发作及抑郁入院,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 2017年6月:提供证言的出租车司机向检察官提出陈述书,并签字盖章。
  • 2017年9月22日:东京地检以“证据不足”为由,再次判定不对山口提起刑事诉讼,并撤销对其企图强奸的指控。

## 2. 民事诉讼阶段(2017-2023年)

伊藤诗织对山口敬之的民事诉讼历:经4年10个月,艰难胜诉。

  • 2017年9月:伊藤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山口趁其失去意识实施性侵,要求赔偿遭受性暴力而导致的精神和经济损失共计1100万日元。
  • 2017年10月:东京地方法院结案审理。
  • 2017年11月:第一次民事听证,山口没有出席,坚称自己无罪并扬言日本法律系统已驳回了伊藤的主张。
  • 2019年12月18日:一审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伊藤胜诉,认定山口对其实施了性暴力,命令山口支付330万日元赔偿。
  • 2020年1月:山口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 2021年9月21日:2021年9月21日,东京高等法院审理结束后,伊藤诗织发表陈述,指出诉讼过程中加害方不断对她进行人身攻击,称她妄想、撒谎、病态,并散布虚假信息,例如无依据地指控她通过不正当关系获得住所。加害方还一再用“真正的受害者”来否定性侵事实,例如以她离开酒店时的发型变化为由,试图证明她心理状态稳定,从而否定她的受害经历。同时伊藤呼吁司法应真正保护受害者,而不是让他们因“不是合格的受害者”而遭受进一步伤害。
  • 2022年1月25日:东京高等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并追加认定山口的行为属于“非自愿性侵”,将赔偿金额提高至550万日元。山口对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2022 年7月7日:法院驳回山口的上诉,维持原判,伊藤最终胜诉。
  • 2022 年7月20日:伊藤在东京举行了记者发布会,她表示,“根据现行刑法,‘没有性同意的性交并不构成犯罪’,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密切关注刑法未来的修改。”

山口敬之对伊藤诗织发起的名誉损毁反诉:对于刑事反诉检察院判定不起诉,但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部分认定了山口的诉求。

  • 2017年10月26日: 山口在某杂志发表手记,否认性侵指控,并以伊藤的公开指控损害其名誉为由提起反诉,要求赔偿1.3亿日元,并刊登道歉声明。
  • 2019年12月20日:山口发表声明称针对伊藤的诬告、名誉损毁诉讼已被警方受理。
  • 2020年9月28日:伊藤因山口提出的名誉损毁诉讼被送检。
  • 2020年12 月 25 日:东京地方检察院驳回山口的上诉,决定不起诉伊藤。
  • 2022年1月25日:东京高等法院部分支持山口的诉求,判决伊藤需因书籍及新闻发布称山口对其使用迷奸药物,造成名誉损毁构成诽谤和侵犯隐私,需赔偿55万日元。法院解释称,“该内容可以被解读为暗示山口有预谋地实施性侵,这降低了他的社会评价”,伊藤对该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2022 年7月7日:对于伊藤声称山口使用迷奸药的说法,最高法院法院判决表示“缺乏确切证据,因此不属实”。
  • 2022年7月:终审结束后,山口未公开露面。通过代理人回应说:两人之间存在性同意,伊藤的指控没有客观的医学证据,是虚假的。同时批评法院没能识破谎言,民事法庭系统有局限性。

## 3. 针对网络诽谤的诉讼(2020-2024年)

自2017年召开记者会以来,伊藤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遭受严重诽谤和攻击,甚至收到威胁和辱骂邮件,波及家人和亲友的安全。针对部分造谣者及传播者,她提起诉讼并基本胜诉。

1. はすみとしこ(漫画家)及其转发者案

  • 2020年6月:针对2017 年至 2019 年间はすみとしこ发布了与伊藤长相相似的女性插画,并配文“枕営業大失敗!!!”的行为,伊藤发起了诉讼。同时,她还对转发该推文的两名男子提起民事诉讼,共计索赔770万日元,并要求删除推文及发布道歉公告。
  • 2021年11月:东京地方法院的一审判决はすみ赔偿88万日元,转发该帖的两名男子各赔偿11万日元。はすみ等人对判决提出上诉东京高等法院。
  • 2022年11月10日:东京高等法院判决对はすみ赔偿提高至110万日元,对另一名上诉的另一名男子维持一审判决,赔偿11万日元。

2. 大泽升平案(原东京大学副教授、Daisy株式会社社长)

  • 2020年6月24日:大泽升平发布推文称“伊藤诗织不是假名吗!”并附上官方通告的截图,内容显示一名与伊藤同名但常用假名的外国人已经开始了破产程序。此外,他还在推文中添加了“#强迫性行为”等标签。
  • 2020 年 8 月 20 日:伊藤诉讼大泽在推特上发布的虚假诽谤信息,要求其赔偿110万日元并删除所有相关推文。
  • 2021年7月6日:伊藤胜诉,东京地方法院裁定大泽升平的推文构成“非法诽谤”,判决支付赔偿金33万日元,责令删除这些推文。

3. 杉田水脉案(自民党众议院议员)

  • 2020 年 8 月 20 日:伊藤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在2018 年6 月至 7 月期间杉田在推特上点赞25条诽谤伊藤的推文,构成了名誉侵害,要求赔偿 220 万日元。
  • 2020 年 10 月 21 日:在东京地方法院进行了第一次口头辩论,杉田缺席,伊藤发表意见陈述,指出杉田的“点赞”行为无异于二次强奸,她的行为助长了暴力言论,让其陷入更深的痛苦和恐惧,希望法官重视此案,为所有受害者争取对二次伤害说“不”的权利。
  • 2022 年 3 月 25 日: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伊藤的诉讼,判定点赞行为是一种抽象模糊的表达方式,不构成违法。
  • 2022 年 10 月 20 日:东京高等法院推翻地方法院判决,认定“点赞”也可以构成名誉损害,判决杉田水脉赔偿 55 万日元。法院指出:杉田水脉是国会议员,社交媒体上粉丝众多,影响力巨大,且曾发表嘲讽言论,如指责伊藤“为了私利出卖身体”“作为女性,你也有错”等,显然有意损害伊藤的名誉。
  • 2024年2月8日:最高法院驳回了杉田水脉的上诉,维持原判,杉田需支付赔偿金55万日元。

## 4.相关书籍与影像

书籍

《黑箱》(2017年10月18日出版)

  • 伊藤诗织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自己遭受性侵的经历、案件调查、警方暂停逮捕嫌疑人的过程,以及检方决定不起诉的情况。
  • 探讨了日本法律体系的漏洞,强调除了司法和侦查制度的改革外,还需转变社会意识,建立更完善的受害者救济制度。
  • 出版后,伊藤在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FCCJ)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讲述出版背景,并指出司法制度依然存在严重问题。她的发声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遭受了大量网络暴力和威胁,甚至波及家人。

影像

(1)BBC纪录片《Japan’s Secret Shame》(日本の秘められた恥,2018年6月28日播出)
该纪录片拍摄于2017年10月,代理律师团与拍摄团队签署同意书,并允许影像二次使用。影片探讨了日本社会的性暴力问题,分析伊藤案件背景,并采访专家指出日本男权文化导致性犯罪受害者难以发声。此外,影片揭示日本刑法中强奸罪(现为“不同意性交罪”)百余年来未曾修改,处罚甚至比盗窃罪更轻。纪录片还记录了伊藤参观东京唯一的24小时性暴力援助中心,该中心人手严重不足,仅有两名工作人员,且无法立即提供性侵取证工具包的事实。

(2)酒店监控录像
2018年4月,东京地方法院向伊藤寄送酒店监控录像,伊藤和西广律师联名签署承诺书,承诺录像仅用于司法程序,不得外传,并支付45万日元用于影像处理。影像处理后,伊藤将监控录像提交法院,该段录像处于任何人都能预览,没有观看限制的状态。
2019年7月,伊藤独自离开酒店的另一段监控录像被泄露到网络,部分证据流出,引发大量网络霸凌与诽谤。同年8月9日,伊藤的代理律师要求山口方停止散播,但司法系统未作出处理。由于网络暴力持续加剧,伊藤希望公开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被拖入酒店的监控录像,但遭律师团强烈反对,遂放弃转向民事诉讼造谣诽谤者。

(3)伊藤诗织担当导演的纪录片《黑箱日记》
世界首部由性暴力幸存者本人视角拍摄的电影。于2024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在50多个国家上映,深受好评。伊藤表示,该片并非不是讲述她被性侵经历,而是关于之后的故事,目的想揭示权力的问题,推动社会的改变。该影片至今未能在日本国内进行评级和上映,前律师代表团指出该电影存在伦理和法律相关问题。

## 5. 关于《黑箱日记》的制作与引发的争议

  • 2015年由于案件调查疑点重重,伊藤出于自保,开始录音录像,这些影像成为纪录片的重要素材。
  • 2021年12月,伊藤与原代理律师团讨论纪录片制作计划。
  • 2023年,影片剪辑完成,伊藤向前律师团提供出镜影像,并商讨使用酒店监控录像。律师团对出镜影像无异议,但强烈反对使用酒店监控录像。
  • 2023年12月,喜来登酒店律师表示不同意使用监控录像。
  • 2024年1月,《黑箱日记》电影制作公司承诺不会使用原始影像,而是会进行加工。
  • 2024年7月,原代理律师团、酒店律师与制作方三方会谈。律师团表示,无论影像加工与否,无酒店许可不可使用监控看过录像。录像的使用会导致以下三种后果:
    ①使用酒店影像可能导致西广律师受惩戒。
    ②该段影像产生的收益问题酒店无法得知。
    ③未来类似案件,酒店可能不再协助受害者。
    对此伊藤方面表示愿承担法律责任,并主张修改原承诺协议,以免除西广律师责任。
  • 2024年8月,伊藤向喜来登酒店提交CG处理后的监控录像申请使用许可,再次被拒。
  • 2024年9月,伊藤与电影制作方讨论修改电影,并请求律师团和酒店给予更多时间。
  • 2024年10月21日,原代理律师团在司法记者俱乐部召开记者会,指出《黑箱日记》存在以下伦理和法律问题。
    ①酒店的监控录像(未经授权使用)
    ②调查员警官A的音频(未经许可录音/未经授权使用)
    ③出租车司机(是否未经许可拍摄/未经授权使用)
    ④与西广律师的电话通话(未经许可录音/未经授权使用)
    对此伊藤方面回应称,“记者发布会的内容在几个重要方面与事实存在差异”。
  • 2024年10月31日,伊藤现任代理律师发送传真,指摘原律师团违背职业操守或涉嫌泄密嫌名誉损毁,提议双方直接对话解决问题,遭拒。
  • 2025年1月14日,望月衣塑子在《东京新闻》发表文章指出:伊藤在未经发言者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在非公开集会上女记者谈论性侵犯的影像。
  • 2025年2月7日,《东京新闻》将1月14日文章标题修改为“伊藤诗织执导的电影使用了有关性侵议题的集会影像,其中个别部分未获授权许可——非公开集会上的发言者曾要求删除却未获回应” 。
  • 2025年2月14日,伊藤对1月14日撰写该报报道的记者望月衣塑子提起名誉损毁的诉讼。
    ※该诉讼是针对望月本人提起的,不是针对《东京新闻》的。
  • 2025年2月20日,原代理律师团在外国人记者俱乐部再次召开记者会,指出《黑箱日记》存在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发布会内容详见前代理律师团记者会发言及答记者问。伊藤原定出席回应说明,但因健康问题取消,改用文字进行了回应,详细内容见伊藤诗织方的回应与说明
  • 2025年2月20日,东京律师协会受理了此前伊藤诗织针对其前代理律师提出的“纠纷调解”申请,伊藤方认为西广阳子和佃克彦律师在去年10月记者会上发表的内容与自己的认知存在重大出入,要求二人停止发布损害其名誉的不实言论,并刊登道歉公告。
  • 2025年年3月18日,伊藤方撤销对《东京新闻》记者望月衣塑提起的诉讼以及向东京律师协会提出纠纷调解,表示正在与各相关方展开对话与沟通。

## 6. 社会影响

  • 法律先例
    • 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确认了性暴力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法律支持。
    • 推特点赞案的判决,成为日本关于社交媒体行为是否构成名誉损害的重要法律判例。
  • #MeToo运动
    • 该案件成为日本#MeToo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公众对性暴力问题的关注。
    • 202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加强对性犯罪的刑法修订案,提高了对性侵害的惩罚力度。
  • 舆论环境
    • 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一些政界人士和公众支持伊藤,但也有许多右翼势力攻击她。
    • 由于长期的网络暴力和霸凌,伊藤移居英国,并在国际上持续发声,推动日本对性暴力问题的法律和社会改革。
    • 电影《黑箱日记》产生了诸多争议,这加剧了对伊藤的攻击和诽谤,如何避免受害者和加害者的二元对立的叙事,如何支持伊藤维权,以及怎样在尊重她作为受害者/幸存者发声的同时也不回避伦理和道德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思索和探讨。

参考资料

书籍

  • 伊藤詩織. (2017, October 18). 黑箱:日本之耻.

新闻与报道

其他信息源